柔情篇
天气:
 分类:心情日记 日记本:好日记 作者:1514 2015-05-05 17:05 阅读数:

黑色风暴吹袭下的玻璃天花板

1776年在费城签署《独立宣言》家里使用着黑奴的美国建国先贤们,做梦也想不到,两百多年后,他们所建立的一个盎格鲁·撒克逊人的合众国,居然要迎来一个黑人总统。2008年美国大选打到距离投票日不足两周的时候,一个父亲是肯尼亚黑人的中年男子,名叫奥巴马的人,民调已经大大领先对手,一只脚已经踏上了白宫的台阶。即使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最偏爱的人,此时也只好祈求上帝赐予奇迹了。此番美国大选的唯一疑点,看起来只有“布拉德利效应”是否会再次起作用了。所谓“布拉德利效应”,是指1982年长期担任洛杉矶市长的黑人布拉德利竞选加州州长,选前民调显示布拉德利会获得胜利,但选举结果却相反。有时,在反种族歧视的大气氛下,白人选民在民调的时候,出于“政治正确”的考虑,不会向调查机构说实话。这种微妙的民调效应,已经在美国的选举历史上,出现过多次。这次能否旧戏重演,选举结果未最后出炉,还不好说,但多数选举专家的观点,这次,这种情况再现的可能性并不大。不过,这种最后的疑虑,已经说明这次选战的特殊性。如果换成是两个白人对决,2008年大选肯定是一个没有悬念的大闷片,执政8年的共和党人,几乎把所有的事都弄砸了,那边厢每个月砸进上百亿美金的伊拉克战争的泥坑尚在,这边金融风暴又一下子几乎把美国扫回到了1929年,多数美国人突然发现,自家的钱包瘪了很多。中国有句老话,形势比人强,在这种形势下,选举换人,一般都是顺理成章的事。不过,这次的换人,碰上了美国最坚固的玻璃天花板,奥巴马掀起的黑色风暴,能否吹塌这个强度很大的玻璃天花板,谁也不敢打保票。当今的美国,三K党不再到处活动,对看不顺眼的黑人动私刑,在公车上,黑人也无需再给白人让座,南部的大学,黑人入学也无需联邦军队护送,南方的小镇上,白人对黑人犯罪,陪审团也不再可能黑白不分,一味袒护凶手。经过自南北战争以来,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的百多年的抗争,黑人和其它有色人种的地位,早已今非昔比。所有人,只要公开发言有种族歧视之嫌,就会有麻烦。歧视,有时甚至在表明上似乎反了过来,著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案,在几乎证据确凿的情况下,陪审团居然判辛普森无罪,众多的白人,虽然几乎一致断定这个黑人明星是个杀人凶手,但却无可如何。可是,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着看似无形的玻璃天花板,有宗教的,有性别的,更有种族的,这些天花板,阻挡着非“黄蜂”(WASP,WhiteAnglo-SaxonProtestants,盎格鲁·撒克逊白人)的族群上升的渠道,尤其是阻挡着他们进入白宫之路。以欧洲的经验论,其中最大、也最坚固的天花板,要数种族意义上的这块。美国人做好准备,迎接一位黑人总统了吗?看民调,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白人都会说,他们准备好了。但是人们能信吗?毕竟,在现在的美国社会,黑人的犯罪率还是最高,黑人社区也最混乱,多数底层白人和蓝领白人,真的就改变他们多年对黑人的成见了吗?更何况,奥巴马不仅是个黑人(有一半黑人血统),而且亲属当中多数都是穆斯林,这又触动了自911之后美国人的又一根敏感的神经。可是,我们看到,在选战之初,籍籍无名的奥巴马一步一个脚印,先是战胜了先前似乎是不可战胜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,然后又一步步把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逼到墙角。是伊拉克战争的助力?还是金融风暴的吹袭?抑或是奥巴马本人的魅力,以及他选举班子的精明才是造成今天局面的原因呢?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英文著作很多,毕竟,这个大选,跟踪的学者和媒体记者,已经太多了,但是,这样中文著作,我们还没有看到,不,现状有了,摆在我案头的一本颇有分量的书——《奥巴马:他将改变美国》,给了我们中国读者一个非常详尽的回答。这本书,用讲故事的方式,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和选举制度,告诉我们奥巴马是怎么回事,他从哪里来,走过什么路,受过什么挫折,他是什么样子。这本书还告诉我们,为了撞破各种玻璃天花板,不同宗教、不同性别和种族的美国人,走过了什么样的路。它告诉我们,是什么原因,在一个混血的黑人身上,会再现一个古老的普通美国人的美国梦,这个梦有天真,也有世故,有认真,也有固执,有保守,也有进取,每个人都有梦,每个人都找不到,但一直在找。梦里有迪斯尼里才真的有的小镇,有好莱坞才有的侠气和仗义,有欧洲农庄里才的宁馨。在每个早上5点就起来开车上班,晚上8点就上床就寝的内地美国人心中,都有这样的梦。不管是谁,只要能唤起这部分很守旧,也很闭塞的美国人的梦,他就赢了大半。当然,奥巴马的命也足够的好,伊拉克战争成全了民主党,但金融风暴则彻底成全了他,如果像书中所说,奥巴马的竞选,是一股黑色风暴的话,那么,将这个风暴鼓荡到一定烈度的,就是今天席卷这个世界的金融风暴,或者海啸。《奥巴马:他将改变美国》的作者之一刘亚伟教授,是我的老熟人,一次,我跟他谈起林达,我的另一个好朋友,真名叫李晓林,说他也可以写点林达那样的著作,给中国人介绍美国的制度,美国的选举,别老是坐在象牙塔里居高临下俯瞰众生。没想到几年之后,这样的书,还真就出来了。真的跟林达的书一样,流畅,明白,清楚,某些地方还很有味道,一口气读下来,如夏日饮冰,痛快淋漓。我的读书经验告诉我,好读的书,不仅能让人读进去,而且肯定有所收获的。
     
     
     此篇日记共有0个评论
         
     
     
首页 最新日记 佳作推荐 最新日记本 日记本排行 日记搜索 管理日记 服务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