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心篇
天气:
 分类:心情日记 日记本:杂文 作者:zawen 2018-02-04 14:31 阅读数:

由“生命难以承受其捧”所想到的

据报道,2012年12月19日,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率团赴美出席中美商贸联委会,在美国商贸团体举办的晚宴上发表即兴脱稿演讲。他在演讲中笑谈被“捧杀”,说:“非常感谢刚才几位演讲的,无论是布兰克代理商务部长还是柯克大使,还是麦睿博主席,感谢你们。但是说真的,我觉得你们是在给我出难题,把我捧得太高,中国这个字是这么写的,一个叫‘捧杀’,一个叫‘棒杀’,正好一个是提手旁,一个是木字旁。我有一个朋友办了个公司,他有一次跟我讲,他说我公司这些小青年在背后议论被他不巧听到了,说咱们这个董事长净喜欢听好话,咱们就把他捧晕,捧晕了他就好办了。所以说实话,生命难以承受其捧。”

王副总理睿智幽默地回敬了东道主恭维他的溢美之词,赢得与会者笑声连连,掌声不断。他意味深长地笑谈“捧杀”的这段话,使我们不禁联想到时下的社会生活中,确有不少习以为常而见怪不怪的“捧杀”现象,倒也是值得议论一番的。

“捧杀”的典故出自《风俗通》,原文是:“吾倦矣,‘杀君马者道旁儿’。”意思是说,杀你马的人就是那些在一旁给你的马捧场鼓掌的人,爱之者就是害之者。鲁迅先生曾在《花边文学*骂杀与捧杀》一文中引用“捧杀”一词,说:“其实所谓捧与骂者,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,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。指英雄为英雄,说娼妇是娼妇,表面上虽像捧与骂,实则说得刚刚合适,不能责备批评家的。批评家的错处,是在乱骂与乱捧,例如说英雄是娼妇,举娼妇为英雄。”

正因为“捧杀”犹如温水煮青蛙,用软刀子杀人,使那些被吹捧的当事人晕晕乎乎,得意忘形,自然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,尤其对一些年轻人而言,更是如此。是故历来就有“棒杀易躲,捧杀难防”的警世箴言。然而,在现实中偏偏就是有不少人对此箴言置若罔闻,他们总是习惯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一些在事业上稍有成就者,例如几个出了名的中青年流行歌手被吹捧为“天王巨星”;一个出了几本书的80后青年作家被吹捧为可与苏东坡比肩的“现代文豪”;一个观众受观众青睐的电视栏目主持人被吹捧为不可取代的“台柱子”;一个得过什么奖的影视演员被吹捧为至高无上的“影帝影后”;一些出了名的社会公众人物被吹捧为“大腕、泰斗、超重量级人物”;乃至一个老牌小品演员被吹捧为举国非其莫属的“小品王”和“幽默大师”。凡此种种言过其实、目不暇接的桂冠举不胜举,足可见吹捧之风盛行之一斑。这防不胜防的胡吹乱捧之风,往往使当事人飘飘然不知东西南北,以为自己果真是天上绝无、地上仅有的“天才”,往往因此而导致被吹捧者骄傲自满、不求上进,最终甚至会变成居于众人之下的再也毫无建树的庸才,从古到今概莫能外。前车之鉴,后车之师。王安石笔下《伤仲永》篇中的神童仲永,正是从一个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,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”的天才,到“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,不使学” ,最终落得个“泯然众人矣”的可悲结局,此例不可不察也。

综上所述,大凡胡吹乱捧者的溢美之词,十之八九不是由衷之言,非为私利巴结讨好对方,即另有所谋的“捧晕了他就好办了”。然而,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吹捧,都无异于裹着蜜糖的砒霜而导致同一个“捧杀”的严重后果。

     
     
     此篇日记共有0个评论
         
     
     
首页 最新日记 佳作推荐 最新日记本 日记本排行 日记搜索 管理日记 服务中心